次氯酸钠漂白
适于中低档织物漂白,由于环保因素,正逐渐由过氧化氢替代。
1、次氯酸钠漂白性质及漂白原理。
(1)次氯酸钠性质:分子式为NaCIO,无色或淡黄色带刺激性气味液体,俗称漂白水,漂白过程简称氯漂。当次氯酸钠溶液pH值大于9时,溶液中主要含NaCIO,此时溶液较稳定;当溶液9≥pH≥5时,溶液中HCIO(次氯酸)含量增加,稳定性下降;当pH<5,溶液中CI2含量增加,HCIO(次氯酸)含量不断下降,溶液稳定性继续下降。
多数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对次氯酸有催化作用,能加速次氯酸钠分解,并使纤维造成严重损伤,以铁钴镍的化合物最强烈。其次是铜,因此漂白设备不能用铁制容器,漂液中不能含铁质
(2)漂白原理:漂白成分主要是HCIO、CI2,在碱性范围内主要是HCIO,
2、次氯酸漂白工艺条件
(1)溶液pH值:pH=7时,漂白速率较快,但纤维聚合度较低,纤维损伤严重;当pH=9-11之间时,棉纤维损伤较小,漂白速率较慢;当pH>11时,漂白速率慢,生产效率下降。
纤维素氧化潜在损伤测定:将漂后织物经1g/L烧碱溶液沸煮1h后,测其强力显著下降,说明潜在损伤严重,不宜在中性溶液中漂白。
次氯酸钠pH值在9-11时为宜,漂白过程中漂液pH会逐渐下降,因此,对连续轧漂来讲,应通过不断补充新鲜漂液稳定pH值。对淋漂和浸漂来讲,应适当加入碱剂,如纯碱、小苏打、水玻璃等作为缓冲剂,防止漂液pH值下降,损伤纤维。
(2)漂液温度:当溶液pH=11时,温度每升高10℃,漂白速率增加2.3倍,纤维损伤速率提高2.7倍。一般选择20-30℃;温度超过35℃纤维损伤严重,夏季气温较高应适当减低漂液浓度,缩短漂白时间。
(3)漂液浓度:一般来说,轧漂可将有效氯浓度维持在1-3g/L,绳状漂白为1-2g/L,平幅为1.5-3g/L;淋漂和浸漂为0.5-1.5g/L。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纤维损伤加剧。
本文源自http://www.cilvsuanna.net/newscase/2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(责任编辑:次氯酸钠http://www.cilvsuanna.net/)